西西弗文库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共6篇)

西西弗文库 50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 第1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就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教育模式,它内在地要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际中深化理论的传播。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充分挖掘社会实践资源的价值,将社会实践资源以制度化的方式导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又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实践资源,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

一、社会实践资源的内涵

关于资源的含义至今还未形成共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人对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辞海》从两个方面解释资源,一是指“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二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1]根据《辞海》的解释,可见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所指的社会实践资源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进行阐释。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既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总和。那么,社会实践资源则是指由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和实施的各项活动的总和。从资源的空间分布角度,其既包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从资源的载体角度,其既包括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的虚拟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红色景区等为平台的实体性社会实践活动。总之,社会实践资源蕴藏于人类的社会交往和生产实践之中,有待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发掘其价值所在,为我所用。

二、社会实践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在理论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

科学实践观的引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突出特征。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能动性首先体现为实践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此外,实践的能动性还体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理论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必须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主体实践纳入考虑视域,应该看到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主体性活动,即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地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既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

2.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认识、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推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一基本理论揭示了一般意识、一般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即“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观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结果”,是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行(行动)、信(信念)的统一[4]。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知行统一的客观结果,他要求实现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知行合一,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大学生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理解、认识、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意义,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健康的道德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将社会实践资源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实践作为其实施过程的重要元素之一,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理论源于实践,是实践的科学总结。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之一,也是其不断发展的基础。然而,在传统教育机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视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忽视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教育内容的抽象空泛与现实脱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好环,往往其症结就是由于我们只是进行单纯的理论教育和灌输,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组织。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效果的取得,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的落实和加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最终将落在实践上,实践可以促进理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道德认知能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为学生的实践提供现实基础,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4.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面向开放的世界成长,经历着人生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不断使自身适应社会并改造与发展自身和社会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立足于大学生的主观需求,把握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使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真正认识和理解个人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欲求,在社会协作和交往实践中,培养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个体放置到更宽广、更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随着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交往对象的丰富,实践活动参与者会自觉地扮演更多的社会角色,并承担更多的角色责任,增加社会技能。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社会实践资源的应用架起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大学生适应不同社会角色,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三、社会实践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1.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社会实践资源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实践个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否定和生成自身的超越性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就是要学生以社会为课堂,以人民为教师,以社会生活为教材,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激励。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主题的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走进法庭观摩、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及以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展开的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评价和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自我教育机制。

2.以网络虚拟实践为依托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问题与优化策略

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活动内容与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主动参与、实践、思考 、探索、创造等方式,通过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教学形式。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人们没有认识到活动教学的真正价值,偏重于“颈部以上”的认识活动与内在观念,忽视了“颈部以下”的感性体验、直接经验和社会实践,使教育活动出现了偏差。本文试图以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为例,探究活动教学的形式、特点和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是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活动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资源少、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与新鲜感等问题,许多教师仍使用几年前的教学材料,从而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许多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网络少搜索资料,并常会出现资源使用不当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不合理。活动目标是活动教学的基本依据,在活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考虑活动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普遍存在:缺少完整的活动计划,时间分配不合理,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各个环节缺少衔接与过渡,连贯性不强等问题。 [2]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差。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有着较强的时代性,要求教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能紧跟时代脉搏,了解社会发展动态,但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对思想品德活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两耳不闻窗外事”,对社会热点、方针政策等了解较少,不能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解读,致使活动教学表面上红红火火,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同时,许多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缺乏有效操作方法,在活动教学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整个课堂显得凌乱无序。[3]

三、当前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上,教师应通过音乐、诗歌、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另外,教师可以用小品、情景剧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获得心灵感悟。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特长与潜能,设计介绍冰山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体会“人的潜能就如同高大雄壮、连绵不断的冰山,有9/10被淹没于浩瀚无边的大海里”,要通过学习实践挖掘自己的潜能。[4]

(二)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思想道德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有:阅读书报、收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个体活动;参观访问、兴趣小组、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等群体性活动。教师应从特定教学目标出发,亲身调查、访谈、搜索相关数据、事例、图片等资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价值。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农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基层了解社会生活,让学生体会农业生产的辛苦、企业管理的复杂、科学技术的重要等,从而实现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目标。 [5]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要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树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精神。其次,要引导学生体验温暖的亲情。感恩是人应当具有的基本情感,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可以通过“给父母一次脚”、“送父母一个生日礼物”等方式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让学生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和父母进行心灵沟通,激发学生理解父母、珍爱亲情的思想情感。再次,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6]法制理念、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等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此,能够通过“法律地位谈论会”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邀请法官、警察、律师等到学校进行普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志愿者活动、义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此,应通过多种途径推进思想品德活动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晓东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思想品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杰锋.以“问题――情景”为线索反思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05)

[3]程劲梅.中华古诗词与思想品德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26)

[4]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 第3篇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教育对象获得感的获得程度是衡量教育水平的对象性标准,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对象至少能够产生思想被正面引导与“教化”,以及思想困惑被“点化”后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两个获得感,而解决思想困惑的需求日益高于知识性正面灌输的影响。[1]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探究其获得状况并如何提升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的关注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要多维度理解其内涵、认知其空间结构的多维分布、分析其多维提升路径,从内涵、结构和路径形成体系化研究。

一、多维理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的深层分析

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某些体验或感悟,精神世界产生了正面的积极的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多维度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需从基本维度来理解知识体验的主客观统一性,从深层维度理解意义与发展对获得感的影响。1.主客观的统一及体验的相对性是理解获得感的基本维度。知识传授只有通过传授对象主观感知、内化提升,才能真正为传授对象所得。既然获得感是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或之后产生的正面的积极心理体验,那么它就离不开学生主观上的体验和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所提供的知识及因此而形成的认知,二者具有统一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客观上对大学生产生了“有用性”,再加上大学生对“有用性”产生了主观上的体验就形成了获得感。知识提供的客观性和认知体验的主观性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上看,主客观的统一是理解获得感的基本维度。对于知识的“收到”不一定能够“感悟”,大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还需经过其内在感知的转化,才能转变为相应的获得感。同时,由于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不同传授对象之间的获得感会有所不同。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当供给无法供应或是超越需求,教育对象就会觉得教育过程枯燥无味。只有对应教育对象身心需求的供给,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获得感。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容、话语等具有时代感和实效性,使供给本身符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精神世界的获得具有个体性和滞后性,也更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难以立竿见影,效果具有滞后性,甚至可能发生在若干年后。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带来的获得不仅包括当下的获得,也包括精神世界未来的隐性获得,在这种情形下,获得感就具有了相对性,成为理解获得感的另一基本维度。2.意义与发展是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深层维度。马克思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530)。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目标牵引下,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及文化修养水平,这是超越知识之上的精神生产。相较于知识获得,“传道”重于“授业”,精神世界的获得感是更深层次的获得感,其滞后性无法以知识形式来量化,知识的深层意义在“未来获得”中得以延伸,并指向精神世界里人的终极价值。所以,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时候,承认“未来获得”的合法性,意义的未来延伸和未来的精神发展成为理解获得感的深层维度。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需求日益提高,来自精神世界的获得感占比越来越大,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信仰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色和特殊使命所在,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根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发展意义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关联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理想和境界、自我发展,并能够即时性解决引起获得感主观差异的诸多因素如思想、情感、道德等困顿的实际问题,大学生的当下获得感就会更高。“当下获得感”越高,其对“未来获得感”的影响就越大。只有激发大学生当下获得的兴趣,才能在未来引起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未来获得感”。

二、多维分布: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空间结构

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差异性与教育目标的复杂性概括性之间的差别,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空间结构的复杂性、隐蔽性。空间结构的产生由教学内容(供给方)、教学方法(供给方法)、教学对象(获得方)决定,每一方又存在自身的空间结构。通过全方位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分布的结构可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学内容(供给方)、教学方法(供给方法)、教学对象(获得方)三方流程式的系统性空间结构。1.获得供给:获得感的教学内容供给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学过程呈现给大学生的供给物,是大学生获得感的获得源头。思想政治教育将什么样的内容提供给大学生?根据国家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三部分,其中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内容、政治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对象自身的固化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加工对象是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灵活性、变化性、不稳定性,它不仅随着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发生变化,而且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思想教育内容能够纠正大学生的认知偏差、解决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时,就会产生精神世界的愉悦感,进而产生获得感。另外,当政治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更好地政治化社会化,能够理解领会国家的政策方针,保持思想言行能够在正确轨道之上时,大学生就会产生政治清醒的获得感。当道德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塑造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各种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时,产生道德自信的获得感。2.供给方法:获得感生成过程的教学方法维度。从供给方到达获得方有一个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产生了供给方法。供给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程度直接影响供给力度和供给方的接受程度。要掌握供给方法,就要明白整个实践过程牵制大学生获得感的因素有哪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经由供给方(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传递给获得方(大学生),过程包含了教育者、教学方法和教育对象三个影响因素,三者同频共振才会产生获得感。恰当地运用供给方法就要理解供给内容,根据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和感知水平掌握相应的方法。首先,从供给内容来讲,内容与大学生身心需求的切合程度是大学生能否有获得感的客观条件,完全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必定不为大学生所吸纳,更无从谈起从中而来的大学生获得感。因此,对内容判定与选择的方法是大学生获得感生成首先需要把握的方法。其次,教师是连接供给物和获得方的中间环节,教师自身对供给物(教学内容)的消化转化关系到传递效果,合格的老师会将供给物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体验转化为课堂内容,并采取合适的课堂话语和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的知识与教学技能提升不可忽略。再次,从获得方(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中的大学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直接2021•08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从“供给—中介—获得”三个角度思考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无外乎就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使中介环节能够根据三方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产生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来帮助大学生逐步接受和认同供给物内容。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的结果,探究紧扣三个环节的方法是大学生获得感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3.获得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自身空间构成。当供给内容经由教师传达到大学生这里,大学生还需从获得转化为获得感,这个转化过程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身心特质的空间构成。构成大学生身心特质的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呈现出的特质,知、情、意、行特质影响获得感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们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第一,以知识获得为前提,用正确的认知激感。获得感的前提是获得,而获得的先决条件是有所得,这个有所得就是知识的获得。获得正确的知识是大学生正向获得感形成的起点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引大学生人生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观”,形成关于是非、对错、美丑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把理论讲实、讲透、讲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形成正确思想、优化行为习惯的基本知识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产生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情感。第二,以由知识激发的情感作为意志转化的“催化剂”。情即情感、态度体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其内容、方法、手段等要素都会产生情感体验。正向的情感体验就会使大学生接近、信任、接纳、渴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之,则是否定和抵触。“思想政治教育内生机制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特别是人的思想更新的需要”[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入情入心、动之以情,才能以情感人,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共鸣,形成积极的态度体验。正向的肯定必然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激发起为信念、理想而奋斗的热情,必将对获得感的形成起到内在的推动作用。第三,将知、情、意执行落实到行为上。意即意志,行即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毅力,只有具备了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情感才能转化为一种信心、信念,从而能够自觉地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形成的根本保证。知、情、意的最终目的是要转化到行为上,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将大学生的知、情、意逐渐沉淀为行为习惯的过程。行为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外显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价值。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过程,而是一个有知、情、意、行综合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三、多维路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由“供给—教学—获得”的流程关系可见,教师在提升大学生获得感的过程中既是前提性条件又是关键性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有效途径。第一,从宏观建设方向角度来说,根据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将政治素养放在首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有过强的业务能力,能够熟悉运用专业理论、教材内容和教学话语;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身教成为言教的一部分。第二,从微观教学实践角度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改变社会形象和职业理念。多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吹水”课,没实际价值,其形象被僵化、矮化为“灌输既定的意识形态的传声筒”[4](P349-350)。在这种社会形象之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了职业自卑感,因其身份被边缘化而存在感不足,职业幸福感也比较低下。虽然“传声筒”的论调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误解,但也侧面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尴尬境遇。从职业成长的角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未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养的内在驱动力。2.精研教材教法,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一要精研教材,将教材体系转化为课堂知识体系。教材通常是教育部统编教材,内容高度概括抽象,带有课堂教学的纲要性,要使之转化为利于学生吸收的课堂知识体系,必须通过教师从内容到语言上进行课堂转化,立足教材并超越教材来学习理论知识和指导社会实践。教育部统编教材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研教材,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课堂话语要始终围绕其课程特质和根本任务来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5](P50),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用学生真实感受的现实生活素材活现教材知识,运用动态话语展现教材的固化话语,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二要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时代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认识、坚持“八个相统一”,还需将“八个相统一”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工作实际当中,能够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思想性、理论性直面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出深刻回答。通过一定教学方法把大学生迫切关心的问题讲清楚,立足学生,从获得方即需求侧来研究大学生的想法,学生关注什么样的内容、兴趣点在什么地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以提升大学生获得感能力。3.以“知行合一”理念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认知与践行能力。第一,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大学生“行”的获得感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知情意”的获得感程度,因此,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知情意行”,让有限的课堂教学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的体验更直接更深刻,会直接刺激其“情与意”。例如,在三个课时连排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一课时专门开设“热点讨论”专题,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上来,在搜集活动中产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另一方面,在课堂展现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互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教师教学可以有的放矢,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人生答疑解惑的需求,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带上温度和热度,而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传声筒”。第二,将线上宣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知与行统一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情意”获得感与“行”获得感其实就是“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变相表述。新媒体发达的年代,网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新契机。慕课、微课、视频、论坛等都成为学生课后参与的实践形式,这些实践形式又反过来助力课堂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信息化时代运用网络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内化于心”已经成为常态,但“外化于行”需要靠社会实践来实现。学期内的实践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都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实践教学模式。学期内的实践活动如举办经典诵读、辩论、微视频制作等比赛,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写作社会实践报告,让枯燥的课堂具有立体性鲜活性,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6](P149),培养学生学与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性。从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四维路径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将影响大学生获得感的环节串成一条线,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精研教材教法,知行合一,通过线上线下、课堂与课外结合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但是从“知情意”获得感到“行”获得感的转化还“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7](P321),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践转化是一个伴随学生一生的长期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习胜.“思想咨商”助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J].教学与研究,2018,(1).

[2]马克思_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及其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Z1).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艺术;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塑造人、教育人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作指导。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正是通过方法才得以把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富有成效地施于教育对象。为适应时展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良性期待,改变效果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对传统的方法体系进行改进和思考,开拓新的视角,美学方法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依据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和实效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学方法创新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契机

(三)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美学是通过感觉体验世界的方式,与理论的认知方式相对,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美学的目的是为着扩大美学的应用领域,使之无愧于一门全面完整的关于美的科学,并且加强这门科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广泛、密切的联系,从而更多更好地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的目的。美的发展历程证明,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对美的追求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人的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古老的审美命题,更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念。然而,过去的各个时代,教育过程对美的追求是极其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身活动美的关注越来越多。随着美学与艺术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我国学界也非常关注,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对于这个命题的探讨,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才有意义,其中包括美学思想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当然也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现代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要求很高,以美学理论作为指导,寓教于乐,用艺术的形式去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运用美学和艺术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双方授与受的美学规律的。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从其最初意义上说,源自我国古代的德教方法。“诗言志”、“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乐以教化”等古代的“教化”方法,西方的席勒、近代的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倡的“美育”思想,都是主张运用美学手段对人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塑造人们的心灵美,即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培养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再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本身就是一门关于人格的学问,它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人们在对美的认识探索和追求中指导、提升人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创造人格美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具有审美性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手段和范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含有审美因素的艺术方法,也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范畴。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应用的认识不足,概念、涵义及建构体系至今尚未提出。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及艺术手段,创造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提高受教者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功能不是仅仅以求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改善为唯一目的,同时,它还可以提升教育对象的精神境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个体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效果。美学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具有工具和技艺的价值,又有人格陶冶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美学视角、引入美学观点,运用独特的审美及艺术方法,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纯理性和功利性弊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可信度。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意在采用美的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授与受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载体以及环境的美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方式的审美艺术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评价等都采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关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维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意识。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原有的人类社会实践及认识基础上,遵循自身具有的知识、观念、情感、语言与思想倾向,结合现实去思考、理解、提炼和归纳思维对象或客体信息,使之形成固定的深层心理意识的活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客体即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双向互动,传统主流的思维方式就是借助语言的理论“灌输”,达到施教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导言》中就曾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_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列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发扬光大,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建国以来,对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采用的是这种灌输的教育思维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适应现实的教育环境。教育家杜威认为,向美的艺术靠拢,正是教育应当努力的目标,那么也可以说,向美的艺术靠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中国古代已有“礼乐教化”、“美感文化”等美学思想应用于道德教育的思维积淀,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开阔视角、拓展思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育境界。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基本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应用研究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次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尝试性、创新性、开拓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研究必须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本着提出概念、构建理论、实践应用的基本思路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进行科学、系统及具体的研究,尝试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体系。首先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美学及艺术理论等为指导,借鉴美学和艺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从人、审美、创造、实践的内在逻辑性加以研究。必须借鉴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实践经验,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杜威等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借鉴中国传统“礼乐教化”、“寓教于乐”等美学教育思想及近代蔡元培、王国维等的美育主张,以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通透性梳理,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地研究。其次,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创新实践策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的,这是方法创新的重点和落脚点。那么,创新应体现为教育者作为活动主体的美学方法设计和创造;体现为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的审美需要和期待,注重培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欣赏能力;避免内容枯燥乏味和缺乏新鲜感,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接受能力,通过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美,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持久魅力。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内容及实践手段

(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型方法。

把审美意识进行物化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它通过把枯燥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转换成美的语言和形式,转换成形象的审美意识,并通过教育艺术加工过程,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和简单说教难以起到的作用。席勒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的这段话说明了审美型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作用。审美型方法主要表现为语言、图画、情境、氛围等方式,通过教育者带给受教者以美感,使受教者在专注、兴奋、释然中获得教育中的审美愉悦。

2.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型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型方法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种方式、途径、手段等的综合、巧妙运用,精彩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使受教者得到感染、启迪、熏陶和激励,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一种方法。如语言艺术、批评艺术、案例艺术方法等。不仅如此,艺术还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用特意的能动方式进行美的表现和创造,引发美的意境和情感。所以,艺术型方法也创造审美,与审美型方法互相兼容。

3.思想政治教育“移情”型方法。

情感性是美的特征之一。从美学的角度讲,任何关系人的活动,要想产生出美的效应,必须伴有情感。美最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给人带来欢乐和鼓舞。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交流艺术,传递思想、政治和道德信息的同时,伴随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交流过程中借助情感的美学范式达到施教目的。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艺术之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如果没有情感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进入审美化境界,就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之花就不能结出丰硕之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理性思维过程,又是情感思维过程,必须是情与理的交融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移情”型方法的核心是教育者的情感性,教育者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激起受教者的情感体验,以煽情的方法提升受教者的关注度和接受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是利用某种自然条件或人工创设的模拟情景展开教育过程,使受教者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教育的快乐或愉悦,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体会和启发,达到陶冶人格、升华境界、改进思想的一种美学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虽然不是知识的传授,但在体验中能够吸取知识,悟出人生道理,使人的态度、品格、素质和心理感受等非智力因素异常活跃,特别适合于健全人格及爱的教育方式。前人讲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实践,强调知行统一和亲身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型方法,就是创造美的情境,使人身临其中,感同身受,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之美。

(二)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实践手段

1.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美

曾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教育内容是受教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认识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角度看,教育内容是受教者的审美和认识对象,它能够使受教者引起注意并产生深刻的美学感受,易于吸收及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必须得到充分考虑和挖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为枯燥的理论,或者为官方文件,很难引起受教者的兴趣,更谈不上认同和接受效果。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美,应该力求在符合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前提下,重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美学转换,有意识地考虑到内容和理论的审美维度。使内容体现出真理性和价值性、科学性和崇高性的真善美的统一以及幽默、诙谐、深情和流畅的艺术效果,使内容美的因素得到充分展示,使各种形象的富有感性色彩的美学形式,被人们掌握,化为永久的信仰和行动的指南。

2.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的观点。从马克思关于美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对象既包括施教者,又包括受教者,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的观点是一致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也是从这两方面来说的。培养施教者的审美素质,目的是更好地运用美学方法进行审美创造,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审美化。此外,施教者通过自身的审美素质影响受教者,培养受教者对美的不懈追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需要和追求。对受教者进行审美培养,就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美”。“教育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美。第一个层次是教育手段美……第二个层次是教育活动美……第三个层次是教育产品美。”也就是说,对受教者的审美需求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有很多需求,美的需求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设计目的就是满足受教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需求,达到教育目的。没有审美素养的人,即使是美的事物也是徒劳的,具有感知美和审美素养的人才能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美的意蕴: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美主要依靠美育和艺术教育。美育和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美育本身包含的培养高尚人格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一致之处,美育必将对塑造完美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 第5篇

[论文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以这一理念审视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课程实施应突出教学的情感性、自主性,营造独具灵性的生命课堂;突出教学的生活性、实践性,营造动态生成的生活课堂;突出时代性,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营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动感课堂。

当我们以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略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也疏忽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结果带来了教学中重知识轻生活、重认知轻情感、重服从轻自主等倾向。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如何克服这些偏差,焕发应有的活力和灵性呢?

1突出教学的情感性和自主性,曹造独具员性的生命课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与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新课程理念的思想政治课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从而把情意活动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政治教师应自觉地适应这一转变,营造独具灵性的生命课堂。

1 .1充分尊重、信任和关爱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实现平等交流与对话

笔者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五课的劳动和就业这一目时,先以谈心交流的方式,请学生联系自己家庭的状况,谈谈对下岗再就业的真实感受。班上有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男生,前几年母亲又下岗了,只好以替人看管自行车谋生,生活特别艰苦。当这位学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时,许多学生替他担心,害怕他的观点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时,老师却以同情心予以接纳,并对这位学生产生这样的感受予以理解,然后引出;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下岗再就业制度和国家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从大处着眼进行引导与对话,使学生明确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利用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灵沟通与对话,并加以理性引导,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矫正与升华。实践证明,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共同发展。

创设情境,以境促情.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实现情感共鸣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设计特定的情景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极磋商是促进建构性学习的两个主要途径。情境教学是主体在积累了一定的亲身阅历和感受的基础上,借助所遇情境、他人的表达和自己的想象去领悟表达者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恰当的情境设置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的正迁移,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表演体验等方式进行。

注重方法,在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产生于教学目标,又服务于教学目标。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调整,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采用基于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的方法等,倡导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等,这无疑给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指导。

2突出教学的生活性和实践性,营造动态生成的生活课堂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因为;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断改进的政治教材虽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比,教材永远是滞后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生活素材的选择应是教学需要与学生生活需要的结合点,它不仅包括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代表的时事生活,也包括学生正在感受和经历的日常生活,并且后者更具有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求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

生活化的教学除了注重教学素材、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外,也注重教学落实的生活性,即做到;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学中应努力突出实践性,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自觉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提升其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采取制作性活动、社会调查、专题性研究和课内模拟实践等

让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使思想政治课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一大趋势。政治教师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对待生活,用生活的气息感染课堂,用实践的真谛引导学生,营造具有动感的充满生机的政治课堂。

3突出教学的时代性.发挥多种媒体的作用,留造,有现代气息的动感裸堂

社会法治实践感言50字 第6篇

上海基础教育正处于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实现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从标准化、同质化教育,转向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个性、有特点的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辨证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范式

一、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俗话说:得法在于课内,得益在于课外。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从思想政治学科背景出发,通过教师的指导,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主动了解社会、探究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汲取丰富知识的各种实践活动。[1]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进一步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拓展学科知识的外延,培育自己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上海市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_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的教育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并渗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品质引导和爱国情操的熏陶,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思维的意义,提高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人生价值的体验。[2]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深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二)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普遍的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公民道德与法律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常识;观察与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掌握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培育公民品德与思想政治素养,将有利于把握学科育人的核心素养和教育规律。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需要了解学科知识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和自身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职业对应,而是自己是否能在知识领域里找到某种联系,这既是一种思维联系,也是一种价值联系[3]。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情感交流的统一。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而服务,有利于实现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二、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单元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所在学校对部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单元的相关活动设计,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参与现代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真正使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

三、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尝试

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教委出台《上海市高中7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社会生活综合模块中增加了社会调查专题,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选择一个主题开展社会调查,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分析、评价、撰写研究报告。[4]可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基于一系列单元活动设计,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政治常识版块有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教材从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主题、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但处于16、17岁的高中学生对国家的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的概念还是比较陌生,只是从书本上了解相关知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抽象、被动记忆的阶段。2015年暑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首届“上海市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该活动以“立德树人、砺志笃学、技能拓展、实践创新”为宗旨,力求通过相关人民政协知识的教学和模拟实践,加深对政党制度等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笔者所在学校有幸成为17所参赛学校之一,由我校模联社团、辩论社等骨干成员组成了专门研究团队,利用近两个月的课余时间查找大量的社会热点新闻资料,进行甄别归类,从中挑选适合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问题。经过几个星期的反复斟酌和推敲,最后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在沪无法参加中考的随迁子女的继续教育”的问题上,学生在参与活动的不同阶段,锻炼了不同层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信息汇总筛选整合的能力我们团队在对典型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梳理之后,重点关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因政策制约而无法在初中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闲散人员,我们以上海市普陀区为提案的调研样本。基于这一部分群体的利益与诉求,为使外来务工子女能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的机会,进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对随迁子女的现状及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团队成员通过网络、书籍、文献等渠道查阅大量资料,通过文本和微信平台等形式推出了“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女初中毕业后教育意向调查”的问卷,走访了普陀区若干所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对初中在读的外来务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采访了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相关居委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部门,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采集、汇总梳理、整合的能力。

(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撰写调研报告、撰写提案和大会发言稿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调研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我们从实际出发,基于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强制登记制度、信息告知制度、校企联合培训制度、社会志愿服务制度、政府与基金会联合出资制度等建议,得到评委专家的高度认可。在文案报告提炼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变得更加紧密,更加辩证,学会分析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学会解决问题。

(三)提升学生倾听、分享、表达的能力新高考改革背景对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的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尊重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发展性,从而走向真正的学习。[5]在展示活动环节,6名同学“模拟政协”确定界别身份,分别代表:共青团、妇联、青联;科学技术界、科协;农业界、经济界;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教育界、体育界;工商联、医药卫生界等六大界别,大家各抒己见,按规则研讨展示提交提案。当界别联组研讨会讨论到本界别的提案,做好记录,会后修改完善提案。在团队展示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想火花的碰撞与分享、学会整体思考问题进行表达。模拟政协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上海市首届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杰出团队奖、最佳展示奖、最佳风采奖、最佳政协委员奖、最佳视频展示奖、最佳指导教师奖,在掌声和关注中我们的团队晋级全国展示活动,与全国15所高中进行角逐,最终获得最佳主持人奖、最佳风采奖、最佳模拟政协委员奖、最佳展示奖、最佳创意奖、优秀团队奖。学生通过模拟政协的社会实践活动,感触颇多:“回想两个多月以来,我们为此次活动所做的准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相关部门,收集资料、采访调研、撰写报告、修改完善,直至最终上交提案。我们第一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关注社会问题,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亦随之倍增。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亲历此次活动全过程的这份经历。‘政协’,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它或许只是一个知识点,我们了解,但并不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参与其中、不懈努力,不仅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度及政协工作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们担负起‘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义务,心系国家、关注民生、建言献策,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意识。常以天下为己任,当代青年理应心系国家,胸怀天下。今天我们跳出课本走向实践,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挑战自我提升能力,为的正是明日能成为国之栋梁,肩负起时展的重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四、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

(一)处理好活动过程评价与活动结果评价的相关性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打造多维的育人场,立足于每一个个体的整体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性成长。学生融入社会、发现生活、参与体验,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设计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体验,设计的主题和内容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广度和范围,要具有普遍性;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的思维亮点,使学生真正融入学科社会实践,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和观念。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活动参与过程进行评价,而且对活动结束后的反馈也要做好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处理好活动设计与有效教学的一致性教育学家迪•芬克依据杜威的经验课程理念,提出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思想。“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在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学习经历中,学生会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去,随之而来的是高度的活力,整个学习过程将让学生学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这一学习经历还将以一种主要的方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6]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都有自己的活动主题,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基于学科知识背景,可以将单元教学的主题与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内涵,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的价值、而且通过活动的参与体验,培养能力,进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融入社会,关注民生和热点话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不断提升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感受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培养世界眼光、开放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学生。这正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探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1.

[2]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7.

[3]尹后庆.准确理解学科育人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J].现代教学,上海:上海教育杂志分社,2013(7):7.

[4]上海市高中7门学科课程标准调整意见[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1):11.

[5]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