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文库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最新8篇)

西西弗文库 38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1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校友同学:

大家好!

能够代表怀来技工学校、怀来职教中心的广大教师站在这里,我很幸运。值此二十年庆典之际,作为见证了学校发展历程的教师,我们无限感怀:多年来,在职业教育的共同理想的感召下,您博大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一直是我们雪中的炭。有了您的真切关怀,学校克服了一次次困难,且一步步走到今天。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时候,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您依然会与我们和衷共济,风雨同舟。

___年9月,在这里,我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20年弹指而过,我们的青春写进了它的历史,我们的热血注入了它的脉搏;20年不曾虚度,我们中有人成了科研新秀,有人已是双师型人才,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示着怀来职教人的风采。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时,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即将揭牌,申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工作已经展开,想一想创建高级技工学校、争办技师学院的宏图大志,我们心里暖融融,肩上沉甸甸。

一所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职业学校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锤炼。我们不敢骄傲,不敢懈怠。宋代杨万里有一首哲理诗说:“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也许,我们还将遇到一个个困难,面对一次次挑战,然而有您的鼎力相扶,有大家的同心协力,我们坚信,定能走过所有山重水复,再见柳暗花明。

谢谢!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_中学建校十周年。

我谨代表_中学300名教职员工,向莅临我校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深深的敬意!

作为一名和_中学一起成长的青年教师,我亲身经历了_中学从艰难创业,到今天这样兴旺发达的一个个春秋冬夏,饱尝了一番番创业的艰辛,分享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悦!

抚今追昔,我们每一位自豪的_人都深深地感到,_中学是一片创业的热土,是她,把我们这群来自巴山蜀水的热血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去执著地追求我们共同的理想;我们也深深地感到,_中学是教师不断成长的摇篮,是她,促使我们投身教育改革的洪流,不断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全力实施素质教育,使我们脱胎换骨,成为能紧跟时代潮流的新型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加深深地感到,棠湖中学是我们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是她,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是她,为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

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选择的是教书育人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事业,选择的是无私的奉献!因为我们选择的是“大胆开拓,永争一流,不断创新”的棠湖中学!

昨天,我们缔造辉煌;今天,我们称彼兕觥;明天,我们放飞希望!

我们棠中人将以一如既往的饱满热情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把棠湖中学建成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名副其实的示范高中!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祝庆祝活动圆满成功!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3篇

学生校庆感言

1958年8月31日,一个又矮又黑又瘦的小男孩,顶着似火的骄阳,从凌晨到中午,步行60华里,满头大汗来到陵醴县城,直奔陵醴一中办公楼,战战兢兢地向一位中年老师(张先陶)打听校长(李岳传)的办公室在哪。老师和蔼地问:“你找校长什么事?”男孩立即递上一中录取通知书和一张他自己起草的“报告”,上面农业社签了意见,还盖了红印,内容是“我系茶山乡红圹社的五保户,两岁丧母,四岁丧父,无兄弟姐妹;我要读书,我想读书,我会读书,请求免费入学”。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后,便拿着这页“报告”向一间办公室走去,只见他和一个瘦高个(李校长)嘀咕了一阵,后者立即在“报告”上写了一行字。老师出来将“报告”递还给男孩说:“你可以到报到处报到注册了。”就这样,孤儿实现了人生第一个梦想——进陵醴最好的中学读书。

往事并非如烟,以上是我50年前的故事的开始。

一中的六年,是终生难忘的六年。

老师们关爱我。初中班主任周佩林老师像大哥哥一样照看我的起居饮食。搞劳动,上体育课时,对瘦弱的我,总是“网开一面”。高中一年级班主任周天英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要大家选我当班长,她还手把手教我写计划、写总结,指导我如何领导开展班集体活动,并向学校为我力争最高助学金(每期42元),以保证我的基本生活。高二、高三时的班主任王鉴仁老师严格要求我,关心着我的成长。记得毕业填志愿时,是他毫不迟疑地劝我将第一志愿由武汉大学改为北京大学。这使我无形中增强了信心,加大了刻苦的力度。化学老师周作霓、物理老师郑健豪、俄语老师江慧文等均给我学习上以指导和鞭策。上俄语课时,江老师喜欢喊我回答问题,事后总有一句“чеиь хорщ”(很好)。女同学中老师喜欢喊龙燕平回答问题,事前总有一句“красцвая ёвущка”(漂亮女孩)。当时我想:她如果是陵醴的冬妮娅,我就要做陵醴的保尔.柯察金。三十年后我去俄罗斯、乌克兰考察,别的俄语单词大都还给江老师了,这两句却始终铭记不忘。

同学们也尽力帮助我、支持我。在初50班时,有个农村同学史有德,大我几岁,每到寒暑假,他会用土车子到黄泥坳运瓷泥,挣点伙食费。他每次都喊我帮着拉车子。我知道,他这样做,是想让我也能有一口饭吃。高中同学张应高,家里也很穷,却把自己唯一的一条绵绸裤送给我穿。家住神福港的同学张建良,每逢节假日就会把我喊到他家去“打牙祭”,要知道,这可是三年困难时期,平常是吃不饱饭的呀。女同学龙燕平,家庭经济条件好,更是经常暗中代我交伙食费。她的那份纯真的自然美,让我欲拒不能。……许许多多同学都帮助过我、支持过我,才使我这个六年无力买一件衣服、一支钢笔、一双鞋的孤儿,顺利地毕了业。

青云山上有真情,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正是这种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十七、八岁青年男女之间朦胧的友爱之情,虽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它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从内心深味孤儿不孤,自卑逐渐变为自信、自尊、自强。生活上、心理上的压力逐渐化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管也有青春期的躁动不安,也有年轻人的贪玩调皮,但我从没忘记必须十分珍惜这份真情,必须十二分地刻苦学习。1964年夏,我这个孤儿终于以合格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实现了人生第二个梦想——进中国最高学府读书。此后,当然还有成家、立业、在岗位作出应有贡献等第三、第四、第五个梦想的实现,但个个都无不与前两个梦想的实现密切相关。

母校啊,母亲一样的学校!

青云山,我一辈子的情结!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4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给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语文教学而言,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强化的主要环节,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习作可为花尽心思,但这种精批细改的收效并不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自改

之所以会形成“学生作,教师改”的局面,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某些学生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每一次练习后要面对四、五十篇作文进行修改,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甚至有一些批语学生看不懂。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观点已经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新课程倡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环境、经历等的不同,形成了独立的“心理世界”,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存在着差异。正如“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一样,作文教学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不应以教师的修改来代替学生的写作实践。文章中有错误或不足,只有自己认识了才会改正和弥补。所以,教师必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批阅的作用在于针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或修改提示,要彻底摆脱“教师改”的思维定势,不再认为教师改学生习作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为了让学生明确自改习作的重要性,明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道理,教师可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改”的实践,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激趣:

1.赏名言知理。教师可让学生欣赏一些名言佳句,如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曹雪芹的“十年辛苦不寻常,看来字字皆是血”,卢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顾文炜的“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年寒”,杜子美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作罢自长吟”,方干的“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等。让学生在欣赏中领悟到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2.听故事明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如王安石的几易其稿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在马背上反复“推敲”;白居易写完诗后读给老太太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前后共修改了7遍,以及托尔斯泰对长篇小说《复活》中卡秋莎的外貌描写,修改了20次才定稿;还有老舍、巴金等作家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等。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明白,古今中外名作家的伟大作品,是和他们认真修改的精神分不开的。

3.看手稿激趣。教师可以将收集复印的一些名家的修改手稿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从这些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上,看到名家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从而萌发修改习作的欲望。

4.作比较引趣。把一位同学的同一篇习作的原稿和所有修改稿装订成册,组织传阅,让学生明白“文成于改”的道理。

三、示范引路,参与评改实践

让学生以参与作文评改,首先必须以教师精细的评改作示范,为学生的自改打下基础。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浏览一下学生习作,挑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习作,原文投影或人手复印一份,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修改。从文章的格式、书写、错别字、语病、标点、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推敲斟酌,边评边改边说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评改的全过程。最后,让学生把“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进行对照,使学生加深认识,获取修改能力。

要把学生引入行,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统一的评改要求,使学生感到评改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首先,在示范评改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增、删、调、换的评改方法,一整套的一目了然的评改符号和一系列简明适用的评改术语等。其次,教材中安排的每次习作都有训练重点,可以让学生着重谋篇布局的训练等,同时还要兼顾常规要求,包括格式、卷面、字词、语句、标点等方面的要求。

当然,学生对文章的评改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多次修改。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轻声读等反复阅读的形式,经历发现——修改——提高的三个过程,逐渐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训练学生自改习作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从教师示范引路到学生独立评改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真正达到作文不用老师改的程度。我们可以分学段降低要求,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先采用互相评改,逐步向自主评改发展。可分小组互相评改,刚开始学生无从下手,老师要教给修改方法,做到示范引路,及时肯定学生自改成果,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自改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懂得如何进行修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将得到切实提高,自然也就练就了一支生花妙笔。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是习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全程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只要我们重视学生自改能力的培养,相信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5篇

谢谢您,尊敬的老师学生校庆感言

我于一九五五年考入陵醴一中初35班,一九六一年毕业于高30班。回忆六年的校园生活,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在学生的眼里,学校众多老师中,最怕的是班主任,然而最亲的也是班主任,所以我们称班主任为嫡亲的老师。高三时,黄炎俊老师任我们高30班的班主任,他是我们又怕又亲的人。

见到黄老师的第一眼,就觉得他长得英俊、端庄,真是人如其名。他的穿着从不讲究,除了中山装还是中山装。但衣服穿在他身上很得体,显得举止洒脱,风度翩翩。黄老师任我们的语文课,他教学严谨,讲课从容不迫,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诙谐,用“口若悬河”来形容,决不夸张。诸多的功课中,我最不喜欢的是作文,称之曰“挖煤炭”。黄老师辅导作文很耐心,总是循循善诱,恰到好处地启发,使我们作文有“米下锅”,有东西可写。每次作文,他都精批细改,作文本发下来,我第一眼当然是看分数,然后仔细看老师给我修改的地方,以及眉批和尾批,从中获益匪浅。

黄老师既是我们的严师又是我们的益友,我们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他常常挤时间参加。记得毕业前夕,我们高三年级准备搞一台文艺晚会,作为礼物献给母校。黄老师给我们出点子,想办法,坐镇指挥。当时我会哼几句京戏,黄老师立即鼓励我登台清唱,还亲自为我拉琴助兴。整台晚会,虽然不十分精彩,却融入了师生的深厚情谊。

当然,最使我难忘的还是那件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事情。那是高考后,大家都翘首盼望录取通知书快发下来。(编者按:当时录取和未被录取均有通知书,未被录取的考生实际上是一封慰问信。)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学校传达室领取通知书,可翻遍了所有的.通知书,唯独不见我的。我问传达室的师傅,他告诉我,被黄老师取走了。我心里“咯噔”一下,顿觉一种不祥之兆向我袭来。我找到黄老师焦急地询问,可他就是不理会我,却说要送我回家。从陵醴一中到建国路8号我的家,黄老师一路滔滔不绝地开导我、劝解我,可我满脑子是“没考取、没考取……”,老师讲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到了家,我早已忍不住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哭倒在床上。黄老师把通知书交到我母亲手中,又劝慰了一阵才离去。我不知为什么不被录取,只知这是命运捉弄我,家庭出身不好决定我,我无脸面对亲朋和同窗。第二天,我就离家到衡阳姐姐处“避难”去了。

在姐姐处不到一月,突然接到母亲的来信。信中说,黄老师亲自到我家,告诉她学校准备保送我到湘潭师专学习俄语专业,毕业后,再回到母校一中任教,问我同不同意。我见到信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不愿意呢。我深知,这是母校对我的培育和关爱,是班主任黄老师对我的力举和推荐。我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从此,我步入了教书的生涯。

一晃四十多个年头,我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三十五个春秋。我牢记了恩师的教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担任泉湖学校校长十六年,学校连年评为县、市级先进单位,今年正式挂牌为“株洲市示范中心小学”,我本人也连年评为先进个人。两次获陵醴市奖教基金;四次被评为株洲市立功受奖人员;我上的小学语文和思想品德课参加陵醴市、株洲市教研课调赛,多次获一等奖,并均被录相播放。一九九三年,我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均离不开母校的培育,恩师的教诲,在这里我要道一声:谢谢您,亲爱的母校,我尊敬的老师!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6篇

生活在一中的峥嵘岁月学生校庆感言

一九五八年,是个异乎寻常的岁月!当时_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半年,城郊仙岳山上,塑有超大型的巨幅标语。一个字占地有一座房子那么大!那时候,农村组织开夜工,有时一干就到深夜十二点,甚至凌晨一、二点。未满14岁的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进一中并编入初51班的。

刚跨进一中,就看见校园内到处都有用泥土筑砌的小高炉。旁边有高中班的学生在拉风箱。我们初一的小同学先在校内搬木炭给高中班的同学炼钢铁。后又在下操场作煤,用4个格子的木框做模子,一次可以作四块。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学校的团委书记——古元丞老师。秋收季节,我们这批小鬼还参加了军训。每天,曙光初露,军号响了,我们一边穿衣服,一边跑步,到下操场做操。由高一年级的张恒庭同学任我们初一四个班的连长。每天跑步到达北门靠如今解放路门口的那个大操场,在草地上摸爬滚打,还学习队列变换等等。有时一个星期下来,罩衣上五粒扣子仅剩下两三粒。

为了支援全民大炼钢铁,学校组织我们从官庄原程潜省长的.家里(那时已改为官庄完小)挑着木炭,走三十多里的路程,经过芦佛岭,一路步行至现在的板杉铺上火车,来回五十来里山路。别说挑东西,就是走路,对今天十三四岁的儿童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挑完木炭以后,正值秋收。那时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部分上了两个主战场:一个是修建官庄水库;一个是到渌口镇修建京广复线。政府就组织我们这些中学生伢子,去桃花摘了七天茶籽,带队的是植物教师高进富(湖北人)老师。桃花冲内山高林密,有时不小心跌入灌木丛中,只能哭着叫老师,老半天才能从一丈多深的灌木丛内爬出来。你看,这算不算是一种锻炼!

摘完了茶球,我们又以连营建制排着队伍到了油圳完小(现在属株洲县)。那里农村广阔,放眼望去,一个垅市有十多平方里。当时的主要农活是割禾。晚上再在如豆的油灯下搞文艺创作,写作诗词。其实对一个未满十四岁的孩子来说,哪懂得什么创作啊!

割完晚稻回校,又是作煤碳。作好后要送到姜湾下正街的陶画瓷厂二车间。这段艰苦的劳动,总共是一个多月。接着学校才组织复课,又坐进课堂里去学习。这时,我才发觉陵醴一中有很好的办学条件,光图书馆藏书就超过了县图书馆。因为一中办学规模大、历史早,最先创办于19,到当时,已有54年的历史了!

我从图书馆借来了《儿女风尘记》。那本书真把我迷住了。下了课,吃完饭,我便拿出来看,真有点爱不释手的味道。

随后,我先后还借阅了《林海雪原》、《红旗谱》、《红旗飘飘》、《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山乡巨变》、《三里湾》等书,数量不下160本,这为我日后的写作打下了一些基础。当时教语文的是一位典型知识分子模样的丁立人先生,身体十分瘦弱,据说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的是中国文学,教我们是俯就、委屈,可当时我们并不感到幸运。

那时我最喜欢学语文、历史、地理,对文科挺感兴趣,唯独外语差劲。教俄语的是杨光汉和杨逢意两位老师。由于过多地贪图课外阅读而不拿外语书,我头次俄语考试险些不及格,后来改正了上外语课偷看课外书的毛病,才把耽误的课业补回来。

1961年我们进入初三,按照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校学生减少了。初二的6个班(52——57班),除了流失的、下放的,最后只剩下四个班,共200多人。初三也由240多人减少到200人左右。有的去了江西分宜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有的因三年自然灾害,被迫停学了。我们却一直坚持下来,安心地读到了初中毕业。61年的中考招收率极低,升入高中、中专、中师的总共才占毕业人数的15%,不足30人。后来有的中专62年停办,实际读完高中的不足10%。我当时就是其中的幸运者。1961年上期,我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我的第一志愿——攸县师范学校。那次全县只考取15人。其中一中四个班中,只考上了3人,包括新阳的文家凤和我,而48班的女同学曾金莲虽然考取了却没有去读。

不平凡的初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7篇

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色秋韵,祥瑞当空,秦皇岛市私立渤海中学在秋实累累的日子里迎来了二十周年华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达飞集团高云红董事长、代表渤海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拨冗莅临庆典大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欢聚在美丽的港城,欢聚在花团锦簇的渤海校园,共同庆祝渤海中学20周年华诞。抚今追惜,二十年风雨兼程。渤海中学的成长和壮大,承载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怀和厚望,凝聚了所有“渤海人”的奉献、奋斗和汗水,大家一起支撑起了渤海中学这片天。

秦皇岛市私立渤海中学1994年经市民政局、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当时,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解决公立学校短缺以及部分家庭无暇照顾孩子的现状,渤海中学应运而生,初期只有小学和初中,1998年增设了高中,学校定名为秦皇岛市私立渤海中学。定名至今,渤海是全市唯一教育局直属的12年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2013年10月16日达飞集团及其新一届董事会正式接管学校,渤海中学开启了全新的历程。

二十年来,在各级领导亲切关怀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在历任校领导班子和所有教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146人,在校生1200余人。学校占地50亩,设置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等四个教学部及教务处、招生办等四个职能部室,各学部拥有各自教学楼,同时,学校还有科技楼、公寓楼、餐厅楼、大礼堂以及洗衣房、医务室、公共浴室等完备的生活设施和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舞蹈形体训练室、音乐大教室、室内体育训练大厅、多媒体阶梯教室等基础设施。建校至今,学校培养了5000多名中小学毕业生,先后有400多人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

如今的渤海中学,各个学部各具特色:

小学部管理规范,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学部成立了“小荷艺术团”开设了舞蹈、声乐、绘画、书法、电子琴、古筝、棋类、健美操、武术等各类活动小组。。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教学上采取双班主任小班额授课,实行分层推进、培优补差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到了重视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入学的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基础和发展潜力,及时主动利用早晚自习和课余时间给孩子查漏补缺,既注重了开发优秀生的智力,同时也全方位的关注基础差的学生的转化,使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在小学部老师的真诚关怀和精心培育下,懂礼貌,讲卫生,学业长进,品德优秀,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初中部成立多年来,坚持将“先成人再成才”的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养成教育和能力培养放在工作的首位。1999年的中考,3名考生分别获得了全市总分第一、二、五名的好成绩。4名学生中考单科成绩全市第一。乔琪同学成为市中考状元。2003年马晓琛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英语、物理、数学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同时被省内5所重点高中同时录取。2008年,张芳、张敏暄同学在全国作文大赛中分别获省级特等奖和一等奖。2009年至今,初中部先后有李思远、于兰、彭苏阳、李双木、于金禾、樊起佳等同学被唐山一中录取。

高中部自1998年成立至今,通过不懈努力,连续多年高考总上线率超过90%。而这些学生当中60%却是当年中考时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然而渤海中学坚持“分层推进,让不同起点的孩子都走向成功”, 2001年以来,先后有陈敏杰、张厚、周海东、张浩宇、张梁等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在01--06年的五年推出了5个北大生,打破了“北大、清华”重点公办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我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凭借过硬的基础和努力工作,很多同志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有许多同学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还有的同学走出了国门求学深造,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都扎扎实实的奋斗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和各个工作岗位上,他们是渤海中学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我们秦皇岛的骄傲和自豪。

20年的渤海,曲折却坚强,20年的渤海,闪亮也平实。“雄关漫道针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一届董事会和新一代“渤海”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继续以《民办教育促进法》为纲领,在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达飞集团“加快改革求创新、加快发展求效益”的总体部署和“简单和谐感恩奋进”的企业文化的引领,发扬知难不畏难,迎难而上的企业精神,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二十岁的学府童颜毕尽,英姿勃发,任重道远。我们要抓住国家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建设特色学校,培育有为人才”的办学目标,宏扬“求真务实、勤勉竟取”的校训精神,以一流的教师队伍,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高效的管理团队,精细的工作作风,打造渤海品牌,办出学校特色,努力把渤海中学带入下一个发展轨道。

在前期投资改造基础设施、教学硬件设施、提高教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投入,同时,以全新经营理念,增强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力争在较短时期内打造一个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预备留学教育为一体的教育集团。

欣逢建校二十周年,我们真诚的恳请各级领导,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爱,也特别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重睹母校芳华,聆听同窗老歌。校友们虽然离开了校园,但却永远怀念着那青春的年华和激情燃烧的岁月。深醇绵长的母校情结,把所有“渤海”人的心连在了一起。我也期望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师表为人”,以我们的爱心培养学生的爱心,以我们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兢兢业业,勇于担当,勤奋实干,打造英才。我更想对在座的同学们说,你们今天在母校学习、生活,明天母校一定会以你们为荣光、骄傲。

二十年,渤海中学已经从蹒跚学步的儿童和纯真青涩的少年,跨进了青春的大门,今天的渤海中学,更加英姿勃发,更加健康成熟,更加胸怀远大,更加任重道远。

让我们在校庆的和弦声中,引吭高歌,彼此祝福:衷心的祝愿在坐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发达。祝愿渤海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在渤海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工作的健康快乐、温暖幸福,祝愿我们全体同学学习进步、快乐成长。祝愿秦皇岛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祝愿渤海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教师校庆感言简短 第8篇

学生十年校庆感言

学生十年校庆感言

我们水中学迎来了十周年隆重的校庆大典,在金秋十月这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里,请允许我代表同学们,向母校的十年华诞,向尊敬的各位老师,向莅临的所有嘉宾,向亲爱的全校同学,致以最衷心的祝贺、祝福与祝愿!

岁月匆匆,弹指挥洒间,十年过去了。十年,对于一棵树只增添十圈年轮罢了,而对于一座学校,特别是我们水中学,它是那样不同寻常。十年,它不是一种回忆,更不是梦,它是一个希望,是一个希望铸造的过程。我们古语有云:十年磨一剑。回顾这十年,它是砥砺的十年,它是辉煌的十年,它是风雨兼程的十年,它甚至是薪火相传的十年。十年,我们的学校从一株小苗渐渐地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现在,它是那样的茁壮,那样的茂盛,它在蓝天中为我们擎起了一个希望,一个伟大的希望!

在这庄严的时刻里,接下来,我要感谢我们的老师!在我记忆中,我们的老师总是最先到达学校又最后离开的,在忙碌的`每一天里,我们的老师总是以“孜孜不倦、毕恭毕敬”的姿态,默默地为我们工作着、奉献着……不管刮大风下大雨,不管打雷闪电,我们的老师总是坚定不移地站在三尺讲台上,以三寸不烂之舌,为我们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为我们描给一幅幅神秘的图画,为我们打开一扇扇智慧的窗户……他让我感受到世界是这么神奇,生活是这么美好,知识是这么神圣,希望是这么璀璨!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要对我崇敬的老师们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您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最后,在这最庄严最隆重的十年校庆大典上,我预祝全场所有的人,度过一个最开心的下午。

也预祝十年校庆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