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文库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23篇)

西西弗文库 37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篇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教师书法传统文化专项培训,培训匆匆而过,回顾这几天的培训,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美术教师,能参加这样的书法培训对我来说是多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书法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字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字体。

本次培训通过听老师的讲座,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位书法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更多的文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书法,学习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规,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典文学,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传承了中国文化,陶冶了人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了学生的学识修养。

通过听老师的示范课,我感觉到练字的过程首先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品质,同时又是了解我国的经典文学的过程,而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没有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其次,培养孩子的耐性和注意力,从开始时的十分钟、二十分钟到现在的三十分钟甚至四十分钟。再者,临摹的过程,也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他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才能发现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字的差异,该怎样改进。还有,我觉得,练字还能让孩子体验成功,在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我相信,受到赞扬,孩子的学习劲头就大,学习成绩也会不错,也会激励他更加刻苦练字,好好学习!我相信练字与学习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会形成良性循环。

在听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书法的发展及怎样进行书法教学和写好楷书方法。在楷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习惯、执笔、坐姿等严格要求。字的结构,字的笔顺,落笔的轻重变化,结构的安排,笔画的长短不一,原来都是有讲究的。学习时,临练结合,摸索规律。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则。断断续续临了几十遍,受益匪浅。在临帖时,先读帖,掌握帖的神采特点,运笔特点,临帖时不求数量,注重质量。勤学苦练,便会逐步写出一手自己满意的字来。

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上班事务繁多,练笔和学习机会极少,自己的专业和理论水平及文学修养无法上去,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型的书法专业教师呢?这次培训老师为我敲响了警钟,也教给我不少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我想,我一定会挤出时间,学会取舍,多练字、多读书、多研究等等,终身学习,提升自己,争做一名全面的、优秀的书法教师。

在学校里我主要是一名美术专业教师,对于毫无书法教学经验的我来说,真是一头雾水、困难重重。老师的课无疑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原来还有书法教学的指导纲要,这就给我指明了方向。老师详细的讲解分析极具可操作性,对我很有帮助,回校后我会再认真体会。

参加这次书法培训,收获很大,明白了很多道理,更新了理念,我会把我学到的东西在学校推广,更会铭记老师们的话,提升自己,提笔即是练字时,争做一流的教师。人品有多高,书品就有多高。我会一直朝着书法艺术殿堂的方向不懈的努力。光听老师讲可不管用,只有自己静下心来练一练才能体会到练字的技巧与快乐,练得不只是字,也是一种心境。意识到自己字体中的不足,今后我将会在空闲时间练练字,作为一名教师,写一手好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短短几天紧张而又快乐的培训中,既有名家名师和一线老师的讲座、又有参观和笔会等活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内容充实而丰富,形式严谨又不失活泼,尤如秋日的阳光温暖,明晰着我们书法教学的方向,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思想、理念、方法等不同方面都得到了洗礼和提高。要是能天天这样学习充实,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又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

经过培训,我感觉自己书写水平、文学功底的欠缺,字的用笔、结构、笔画的质感等方面还要苦练基本功,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学习的知识,我还有很远很艰难的路要跋涉,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的自学计划。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加大自身修养,基于这种认识,确定楷书为我的主攻方向,在主攻楷书的同时,加强了对草书和隶书的临帖和练习。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2篇

我第一次加入墨彩杯,得了最高奖特等奖,十分喜悦。

我获得最高奖,离不开用功演习,离不开立室书法(学校)的教育,我十分谢谢他们。

首先,我谢谢立室书法的成威武先生。他在我最先书法学习的第三节课上,就激励了我,说:“你是最好的学生。”从此以后,我天天坚持演习,从未中断。

我还谢谢成美侠先生。在我进入墨彩杯决赛前一个月,她让我每周写一幅作品给她看。她挑出错误,并矫正,还演示给我看。经由一个月的训练,我的书法水平飞速前进。

我还谢谢我的启蒙先生姚希金。一最先,我的.点写欠好,她就手把手地教我。她给我们讲古代书家小时刻耐劳演习书法的故事,希望我们成为大书法家。姚先生很漂亮,脾气好,温柔可爱,象仙女一样。她的声音象棉花糖一样甜。课后,她偷偷地告诉我:“你好好学习,明年一定能加入墨彩杯。”我听了,激动地晚上睡不着。妈妈告诉我:“那以后,你把每次作业都当成考试,把姚先生当成评委吧!”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3篇

首先非常感谢领导给我们四位老师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十五天的集中封闭培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了对民族文化更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杨淑芬老师在教会我们书法的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国学的深邃悠远。

文化是民族之魂,艺术源于道德、展现仁爱,书法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培训,去除了内心的浮躁之气,也明白了书法教学的意义所在,更多的是一种品德的培养与心灵的沉淀。此次培训得到区领导、局领导和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书法教育进课堂、经典诵读进教材”的初衷,加强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书法书写、经典诵读的能力。“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能够自主学习,找到学习兴趣,这也是“三进”活动的指导思想。

痛惜学习时间短暂,不能通晓国学精髓,仅学得冰山一角。但此次培训开启了我深入学习国学的大门,在以后的时间里更深刻的理解国学,学习国学,应用国学。半月以来,每天反复的习练书法,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增强了我们的耐性,还学会了虚己待人的处事态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做人原则,能让我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设定一个标杆。相信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自身的缺憾和不足,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弥补我之前的不足,能够在进步的`道路上逐步前行。

学校、领导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不能敝帚自珍,要将我们学到的知识化为工作的羽翼,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同时教会更多的学生。一个人的进步,改变不了什么,但一群人的进步将改变一个时代,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尽我所能的用我们的知识改变更多的人。

在我们整个培训期间,深受领导重视。区领导,局领导亲临培训现场。我们的余校长更是亲自拿起毛笔和我们共同感受书法带来的辛苦与愉悦,让我们深受感动与启发。

这次培训不同于以往,培训时间相对较长且全封闭式教学,每天早六晚九高强度的训练让有些老师的身体透支、有的老师孩子尚小因为思念只能暗自流泪、有的老师缺席家中重要事情的决策。但这些困难最终都化作了学习的动力,学校启动大量资金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感动更加感恩。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并且作为教师的我们身兼重任,只有充实了自己才能让学生的百花园开出灿烂的花朵。书法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国学经典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们会继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竭尽所能的让国学书法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4篇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

通常学书者都知道临摹有三个阶段,即实临、意临和背临。我认为实临是基础,它能够为以后的博采提供扬弃的标准,因而也是最为关键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曾对王铎早年的阁贴临书有这样一个评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如灯取影”以字面含义来理解,似乎与复制、拷贝意思相近,灯下取影显然是形容临摹过程中对范本点画形廓把握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5篇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教师书法传统文化专项培训,培训匆匆而过,回顾这几天的培训,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美术教师,能参加这样的书法培训对我来说是多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书法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字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字体。

本次培训通过听老师的讲座,我深深认识到做为一位书法老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更多的文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书法,学习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规,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典文学,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传承了中国文化,陶冶了人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了学生的学识修养。

通过听老师的示范课,我感觉到练字的过程首先培养提高孩子的学习品质,同时又是了解我国的经典文学的过程,而做好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没有随随便便就成功的。其次,培养孩子的耐性和注意力,从开始时的十分钟、二十分钟到现在的三十分钟甚至四十分钟。再者,临摹的过程,也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因为他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才能发现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字的差异,该怎样改进。还有,我觉得,练字还能让孩子体验成功,在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我相信,受到赞扬,孩子的学习劲头就大,学习成绩也会不错,也会激励他更加刻苦练字,好好学习!我相信练字与学习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会形成良性循环。

在听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书法的发展及怎样进行书法教学和写好楷书方法。在楷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习惯、执笔、坐姿等严格要求。字的结构,字的.笔顺,落笔的轻重变化,结构的安排,笔画的长短不一,原来都是有讲究的。学习时,临练结合,摸索规律。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则。断断续续临了几十遍,受益匪浅。在临帖时,先读帖,掌握帖的神采特点,运笔特点,临帖时不求数量,注重质量。勤学苦练,便会逐步写出一手自己满意的字来。

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上班事务繁多,练笔和学习机会极少,自己的专业和理论水平及文学修养无法上去,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型的书法专业教师呢?这次培训老师为我敲响了警钟,也教给我不少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我想,我一定会挤出时间,学会取舍,多练字、多读书、多研究等等,终身学习,提升自己,争做一名全面的、优秀的书法教师。

在学校里我主要是一名美术专业教师,对于毫无书法教学经验的我来说,真是一头雾水、困难重重。老师的课无疑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原来还有书法教学的指导纲要,这就给我指明了方向。老师详细的讲解分析极具可操作性,对我很有帮助,回校后我会再认真体会。

参加这次书法培训,收获很大,明白了很多道理,更新了理念,我会把我学到的东西在学校推广,更会铭记老师们的话,提升自己,提笔即是练字时,争做一流的教师。人品有多高,书品就有多高。我会一直朝着书法艺术殿堂的方向不懈的努力。光听老师讲可不管用,只有自己静下心来练一练才能体会到练字的技巧与快乐,练得不只是字,也是一种心境。意识到自己字体中的不足,今后我将会在空闲时间练练字,作为一名教师,写一手好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短短几天紧张而又快乐的培训中,既有名家名师和一线老师的讲座、又有参观和笔会等活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内容充实而丰富,形式严谨又不失活泼,尤如秋日的阳光温暖,明晰着我们书法教学的方向,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思想、理念、方法等不同方面都得到了洗礼和提高。要是能天天这样学习充实,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又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

经过培训,我感觉自己书写水平、文学功底的欠缺,字的用笔、结构、笔画的质感等方面还要苦练基本功,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学习的知识,我还有很远很艰难的路要跋涉,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的自学计划。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加大自身修养,基于这种认识,确定楷书为我的主攻方向,在主攻楷书的同时,加强了对草书和隶书的临帖和练习。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6篇

书法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书法,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年级暑假开始我就报名参加书法班了,虽然当时的年龄很小,但每一节课我都坚持去上课,从最简单的横、竖、撇、捺练起,越写越有信心,有时甚至把时间都忘啦,看着写好的一幅幅字帖,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

掌握了基本笔画后就开始写楷书,主要是写古诗,二十首古诗要全部写完,看着厚厚的、密密麻麻的字我有点泄气,老师的鼓励与表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万事开头难”嘛,我咬紧牙关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努力在写好基本笔画的同时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第一首诗二十个字我足足写了十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把古诗写到宣纸上,真有点出人意料,妈妈看到我的成果,会心地笑了。接下来的书法课上,我勤勤恳恳,再接再厉,最终完成了楷书的.全部课程。

现在我正在学些行书,尽管时间还不是太长,我已经在全国的“素质杯”书法大赛上获得了银奖,对我来说,这次荣誉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多的是鞭策自己今后要以更高的姿态进行自己的业余爱好。

学习书法已有两年半的时间,感觉自己收获颇丰,既锻炼了自己的耐性,又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由衷的喜爱,尤其是春节前写对联的几天,在室外冒着严寒给路人们写对联,听着他们的表扬,天气再冷也会感觉心里暖融融的,新春佳节挂上自己书写的对联,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成绩是可人的,但不足之处尚需改正,有时存在急躁情绪,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欠缺,请老师和家长给我力量吧,我会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坚持到底。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7篇

在刚刚落幕的嘉兴市职业学校第四届技能节的硬笔书法比赛中,我校参赛的李哲舟、褚晓芬、张汉宸同学取得了一金,一银,一铜的佳绩,同时也改变了我校在这个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消息传来,这几名同学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欣喜和兴奋,是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多付出,因此体会不到成功的不易,抑或是因为练字能够修身养性,他们已经能淡看成功?答案是:两者都不是!

和其他项目的选手一样,他们付出了许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其他项目的同学付出的更多。谈到训练的感觉,三人众口一词:枯燥。从最开始的“永”字八法练笔画,到后期的临帖练结构,到最后的独立书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重复,个中滋味,凡是练过字的人都能体会。仅仅是枯燥倒还罢了,问题是时时困扰他们的还有挥之不去的挫败感,练字,短期内不可能见效,再加上他们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书_底,因此提高的速度更慢,眼见比赛一天天临近,自己又觉得一直没法突破瓶颈,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

终于,比赛还是来了。

回想起比赛,xx同学说:从他落笔的那一刻,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把每一个字尽力写好!根本就忘记了这是一场比赛,更不用说去想比赛的结果。

长达数月的训练比赛告一段落了,说起收获,李哲舟同学的话最有代表性:“赛成绩固然可喜,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世事我曾努力,成功不必在我。”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8篇

我得知自己荣获书法比赛一等奖后,心里非常非常高兴、非常非常激动。寒假时我就知道有一个小学的书法比赛等着我去参加,我必须利用寒假的时间多写多练,几乎每天都写六面,时间紧张得很。

开学以后,老师每天都选一些内容给我练习并作出指导,我写的终于有了明显进步。

赛后的一天,老师对我说:_你得了书法比赛一等奖!_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觉得下次书法比赛我还会拿一等奖,而且我还能写得更好!

最后,我要感谢指导我练的肖老师和我亲爱的妈妈,谢谢你们!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9篇

很高兴代表所有获奖学生发言!

这次比赛获得一等奖,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两位老师———胡老师和容老师。两位老师耐心的指导,不厌其烦地讲解毛笔字的每一笔每一划,让我知道书法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精神,老师们认真的态度,以身作则地告诉我认真写的字才有灵魂,万不可以马马虎虎;而每当我取得一点点进步,老师们给予热情的鼓励,让我对自己的书法作品越来越有信心,也让我越来越爱书法。

从7岁第一次拿毛笔开始,到现在我已经练习了三年的书法了。在写书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学习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唐朝书法家颜真卿面对小人刚正不阿的人品。每当我练习书法,欣赏各种字体的书法大家作品,我都有一种穿越回古代,与古人们灯下把酒言欢,泼墨挥毫的感觉。

今年七月份,学校组织我们参加端州区“颂廉洁清风,建和谐家园”的书法比赛,我挑写的作品是“法严国永宁,政善民皆喜”。每写一个字,好像感觉一股力量回荡在我的心中,我要通过我的毛笔字,向所有的中小学生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让“廉洁端州”的文化品牌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一定要写好。当我在家里苦练这十个字的`时候,爸爸对我说:“柳公权曾经说过,心正则笔正。书法与你的内心世界相沟通,心正了,书法才会美,心不正,写出来的字即使形美也意不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因为这也是做人的道理啊!

通过参加这次的书法比赛,我知道,品格的修养才是通往书法最高殿堂的钥匙。我会更加努力,谢谢!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0篇

亲爱的先生、同学们:

我是育才二小五年级五班的xx,我这次很幸运获得了书法竞赛一等奖,我感应异常的喜悦,心情异常的愉快。然则,在这里我固然还要谢谢几位能让我获得这份奖状的人。首先,我要谢谢我的书法先生余先生,是他教会了我书法,才使我的字写得更漂亮,写的更工致,我再谢谢我的'爸爸妈妈们,是他们不断地支持我,激励我,才是我获得了这份奖状,我固然还要谢谢人人,在我拿到奖状的时刻,不断地用掌声激励我,才使我感应很名誉。先生、家长和人人,是你们不断地激励我、支持我,才是我获得了这份奖状;是你们坚持着给我上课,才是我获得了这份奖状;是你们用掌声激励我,才是我站在了这个领奖台上。以是,我在这里要好好地谢谢你们!

竞赛的时刻,我一手紧握着钢笔,一手摁着先生发给我的书法专用纸,眼神重要地看着纸和笔,心想:这可是一场书法竞赛,我平时字写得还不错,以是我一定要跨越别人,获得一等奖。于是,我就最先动了笔,认真的写着每一个字,在写的同时,我也在心里对自己说每一笔都得写出顿来,一定要写得工工致整,不能有一点歪,另外,纸面还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的涂涂抹抹,这样才气有得奖的希望。

我想,任何的乐成,都离不开平时的勤学苦练,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起劲精神,不管学社么,都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好成就的。

谢谢!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1篇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2篇

一天,老师说:“刘一霖,后天你要参加海淀区朗诵比赛!”“哇!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比赛呀!”我悄悄跟同桌说出了这个一直埋在我心里的秘密。

那天,我领到了报名证后,兴奋不已。是啊,海淀区,是全海淀区!这是一个多么高的档次啊!我有这个机会,说明我在这一方面还挺好的。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争取得到奖状。

当天,我背熟稿子后,忽然感觉自己心里一阵紧张。“别紧张,别紧张。放松些,轻松点。”考场上,我一遍一遍的背着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该轮到我上了!虽然我很紧张,但我仍然静下心来,安慰自己。

我站上讲台,紧张地说:“评委好!”“放松,放松。”我根本听不懂他说的话,就像在听日本人说日语一样。过了很长时间,我才听出他的.“日语”,原来,他在反复说“放松”一词。因为他是在对我说“日语”,所以他说了几遍,我才缓过神来,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说:“知道了。”说完,我清了清嗓子,把评委当成班主任,心里念叨着那句安慰我的“台词”,嘴上背着稿子。

终于,我一口气背完了。下了讲台后,我小心翼翼地叹了口气说:“哎呀妈呀,吓死我了!”爸爸微笑着对我说:“走吧,咱们回家去啊!”

过了几天,爸爸给了我一个证书,说:“你在朗诵比赛获的奖!”

我一看,差点没晕过去!我可真高兴,因为我得了一等奖!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3篇

为期一周的书法培训学习结束了,在培训中,通过书法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深知培训意义和此次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聆听了朱宏、吴宝玉书法名师讲座,以及李伟东老师的书法与写字教学方面专业知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这使我不仅学到了书法专业知识,而且从中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中国书法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它既能锻炼意志,又可陶冶情操;既反映个人的意志,又体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具体体现。书法艺术,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在国际艺坛上也享有盛誉。尤其在东南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爱好成风,因此,书法艺术成为沟通我国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只所以会喜欢她,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可以说,他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它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如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练字也像音乐一样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振奋,受到美的感染。如学习王羲之秀美挺拔的字体,可使人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颜真卿端正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小调,可以使人性格朴实、厚重;中国自古讲究“文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他们的精神有助于陶冶情操。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这次学习,学员临摹结合,自觉地感受流动线条的美,也感受到写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就会有惊喜的收获。

我国的汉字起源悠久,书画同源。他的造型,原于自然,是对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空间的视觉形象。汉字结构的艺术性是对立统一的。他不但具有主观的形式美,还具有客观的形象美。所以,学习书法,要有良好的想象能力,要与自然造物之美结合起来,书写出主观与客观、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艺术汉字来。

练习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

苏东坡云:“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唐朝书法家欧阳修云:“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逐远??爱其书者善取其人也。”如民族英雄岳飞的书法代代相传,而_贼、残害忠良的秦桧的书法却无人知晓。所以,学习书法不仅能修身养性,还是修心养性的好活动。

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鉴赏水平是人综合知识水平的体现,也是学习书法知识积累程度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鉴赏水平越高,书写进步的程度就越快。另一方面,鉴赏水平的'高度,是随着人书写程度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的。因此鉴赏水平和书写水平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所以今后应在书法知识积累、基本功训练来提高书写技能和文化素养,从而达到提高自己鉴赏水平和书法修养。

练字的人,虽然不可能人人成为书法家,但人人都可成为一个书法艺术爱好者。我们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曝十寒,它是一个长期的细水长流的过程。既要注意人品的修养,要不务虚名,不好高骛远,还要富有刻苦踏实的学习作风。这正是我们民族气节和精神文明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按要求去完成作业,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4篇

当我站在特等奖的领奖台上时,我思绪万千,四年来的练历程不禁出现在眼前:四年来,老师深入浅出地谆谆教诲,一次次地给我锻炼的.机会;四年来,父母风雨无阻地送我上书法班,一次次地给我学习上的鼓励;四年来,我自己一丝不苟地认真练习。因此,我要谢谢老师,谢谢爸爸妈妈,谢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望着展厅里那些书法名家苍劲有力,大气洒脱的作品,听着周围观众一阵阵的赞叹,我不禁对自己说:_努力,好好向这些书法名家学习!_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知道,只有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跌倒再爬起,我才能在书法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5篇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以方正端庄的结构、线条优美的造型、风格各异的体势、内涵深邃的意境,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虽历经上下五千年、绵绵日月而不衰,具有亘古不灭的生命力。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国粹,更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

要学好书法,首先要临帖。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累积有五千多年的优秀遗产,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创新自立。学书法,就得临帖。入门需临,变体也需临。

读帖则是一种心功,这种功夫看似轻巧,实际比手的训练更难。它是一种默临、默记,是一种揣摩,是实现从钩、摹、临的“入帖”到得其字帖的神韵、势度、用笔、行气或结构布局技巧的“出帖”之道。

鉴于本次开课《泰山刻石研究》,谈一下这四周的书法临帖、读贴及创作的心得体会。

一、临帖

中国书法强调内外功结合,内功是基础,贵在一个“功”字,而外功则是修养。临帖练字是书法的字内功夫,所谓“笔突万支”“笔冢成山”,讲的就是字内功夫的修炼。在这个阶段,学书者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法工具,从文字的点画俯仰之中,从线条的抑扬顿挫之间,去感受笔情墨趣。这个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帖习字,反复揣摩其字形结构方能奏效。经过长时期的练习,从泼墨染翰之中去采撷天地正气,就会感到一种禅意的祥光在心中漫射开来,从而获得胸怀的舒展和放达。

四周临帖的体会:

1、运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运笔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法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2、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

3、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书写的速度,缓慢不羁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姿态

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笨,更要讲求书写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臀平足安。

二、读贴

读帖,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创立自己的风格。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非同小可。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法临帖,从书写毛笔字的三要素中体味每一笔在这个字中的行气、势度。老师还亲自带我们去岱庙、经石峪考察,观看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虽然他们的风格各异,却是同样的拥有一种气势,磅礴有度,能感觉到是用心写出来的字。身临其境,方能感受其神韵。

三、创作

在临帖与读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字体创作具有自己风格书法作品,通过书法表达一种心声。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我在每次书法创作前,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内容,然后设计章法,把每个字的写法、每行字的大小布白都考虑好以后,再进行对帖临习,以唤起自己的创作灵感,进入角色,然后把事先选择好的书写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6篇

我第一次参加墨彩杯,得了最高奖特等奖,十分高兴。

我得到最高奖,离不开勤奋练习,离不开成家书法(学校)的教育,我十分感谢他们。

首先,我感谢成家书法的成威武老师。他在我开始书法学习的第三节课上,就鼓励了我,说:_你是最好的学生。_从此以后,我每天坚持练习,从未间断。

我还感谢成美侠老师。在我进入墨彩杯决赛前一个月,她让我每周写一幅作品给她看。她挑出错误,并改正,还演示给我看。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我的书法水平飞速前进。

我还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姚希金。一开始,我的点写不好,她就手把手地教我。她给我们讲古代书家小时候刻苦练习书法的故事,希望我们成为大书法家。姚老师很漂亮,脾气好,温柔可爱,象仙女一样。她的声音象棉花糖一样甜。课后,她偷偷地告诉我:_你好好学习,明年一定能参加墨彩杯。_我听了,激动地晚上睡不着。妈妈告诉我:_那以后,你把每次作业都当成考试,把姚老师当成评委吧!_

我还感谢聂晨老师,她只辅导过我几天。在我感觉书法太难时,有些厌倦时,她发给我两支铅笔,表扬我坚持练习。让我又鼓起学习书法的勇气。

我还感谢詹文娜老师。第一节课,我学狗叫,詹老师很生气。但詹老师好像忘了这件事,当我写得不好时,她耐心纠正,当我写得好时,她让我高举作业在全班展示。

我还感谢杨子江老师。他教会我简单易行的书法诀窍。

我还感谢赵岩老师。她每天都鼓励我。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签名变得漂亮了。在墨彩杯比赛中,评委老师夸我的签名好。

我还感谢我的.妈妈,她不但出钱,还出力,每次都是妈妈陪我上课,回家陪我练习。陪我到西安比赛。

我还感谢我的爸爸。每次下课回家,爸爸都做好了可口的饭菜。他是我的饲养员、司机、保姆、采购员。

我还感谢师哥师姐们。他们习书时间长,各种体都会。但是参加墨彩杯比赛时他们都写难写的体,把楷书让我们初学者写,把领特等奖的机会让给了我。

我还要感谢许多人,他们默默地支持我,我以后好好努力,继续学习,不辜负大家的厚爱。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7篇

我得知自己荣获书法竞赛一等奖后,心里异常异常喜悦、异常异常激动。

寒假时我就知道有一个钟村镇小学的书法竞赛等着我去加入,我必须行使寒假的时间多写多练,险些天天都写六面字,时间重要得很。

开学以后,肖先生天天都选一些内容给我演习并作出指导,我写的字终于有了显著提高。

赛后的一天,肖先生对我说:“你得了书法竞赛一等奖!”我喜悦得不得了,由于我的'起劲并没有白费,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以为下次书法竞赛我还会拿一等奖,而且我还能写得更好!

最后,我要谢谢指导我练字的肖先生和我亲爱的妈妈,谢谢你们!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8篇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

通常学书者都知道临摹有三个阶段,即实临、意临和背临。我认为实临是基础,它能够为以后的博采提供扬弃的标准,因而也是最为关键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曾对王铎早年的阁贴临书有这样一个评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如灯取影”以字面含义来理解,似乎与复制、拷贝意思相近,灯下取影显然是形容临摹过程中对范本点画形廓把握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19篇

这一个学期的书法与上个学期不同,主要学习的是行书,而且不仅仅是行书的临摹,更是在临了一段时间的帖子后,在其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包括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书法,经过历代先民或书家的摸索研究、学习实践,终于确认了表现汉字之美的不外五大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而且总结了一整套的“法”——“笔法”,而这五大书体又离不开线条,线条之于汉字书法确为关键因素,没有线条即没有汉字,没有线条的变化,即没有汉字美的结体变化,更无美的章法和艺术风格的变化。

学练书法,要练用笔,要练结体。学用笔、学结体,首先需要入帖,先入帖,先继承,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创新,但没有前面的继承,又怎样谈创新呢?创新需要出帖,不是一种帖,需多种帖,那就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集多个人的优点,融会贯通,结合自己情况,创出新风格,写出新特点。

书法的结体,将横线缩短,竖线拉长,就出现了长体造型的汉字——小篆;将横线左右拉长,竖线缩短,就出现了扁体造型的汉字——隶书;将线条做对比不大的平正规整组合,就出现了正方型或长方型的汉字——楷书;将线条做不规则的恣肆组合,就出现了形体多变的造型——行书、草书,而且用笔轻重、行笔快慢、用墨浓淡、线条粗细、毫锋软硬都对线条、章法风格特点产生影响。

我其实挺仰慕那些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他们的笔下一切内在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尽管形式多样书体各异,但其蕴涵的大的审美气息却能一脉贯通,随意点染都能显现自己独有的风神。我想,那一定是书家的内外修养达到了某种较高境界后的自然结果;至于自己目前行书章草魏碑等“不相往来”的格局,也希望随着技法的日益磨砺、功力的不断积累,乃至于其他修养的逐步加强而会有所改观。所以更高层次的书法语言,已经不再是笔法字法的特点,也不是章法墨法的习惯,而是充盈在其中、无处不在的神采和气息。这些,才是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20篇

我得知自己荣获书法比赛一等奖后,心里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激动。

寒假时我就知道有一个钟村镇小学的书法比赛等着我去参加,我必须利用寒假的时间多写多练,几乎每天都是写六面字,时间紧张得很。

开学以后,肖老师每天都选一些内容给我练习并作出指导,我写的字终于有了明显进步。

赛后的'一天,肖老师对我说:“你得了书法比赛一等奖!”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觉得下次书法比赛我还会拿一等奖,而且我还能写得更好!

最后,我要感谢指导我练字的肖老师和我亲爱的妈妈,谢谢你们!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21篇

_幸运,幸运而已,_朋友纷纷祝贺,我都如是说。

不是谦虚,这是我真实的感觉。

这次展览我投了四幅,一草一楷,一大行书一小行书,大行书用来问路,小行书和草书是主打,结果是草书先在上海赛区入展,大行书又在广西赛区获了奖。投石问路,歪打正着,何其幸运!

且听我说是如何_歪打_的:我这人很不安分(仅限于学习上啊),小楷刚有点成绩,便扔下去学行草,小行草刚能上展,兴趣又转向了大行草,这几年光捣鼓大行草了,劳民伤财,而一事无成(也上了几次展,都是用小行草)。于是我进行了反思:二王虽然有人证明可以放大,但我觉得难以解决抒情性,而书法的更重要的目标不是_达其情性,形其哀乐_吗?光精致有什么用啊!

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了赵之谦、于右任一路率意而轻松的碑派行草,这一写就迷了进去,原来行笔的感觉还可以这样美妙!我写二王,一直象在急急赶路,而写赵、于则感觉像在山间小路上散步,边走边体会脚下山石的按摩,边走边欣赏一路风景;我写二王好像一直在按部就班,写出来的东西总在意料之中,写赵、于则感觉总有意外之趣,不只用笔,体势的变化也带来了布白的变化,那些空间像变魔术一样总让我惊喜。我就这样写了下去,不再管什么上不上展……

暑期将近的时候,不少朋友国展投稿作品已经出炉,我这才从赵、于的梦中醒来,想到该搞幅作品了,写了几幅大行书,总是被朋友批判,大家认为,写大上展希望渺茫,劝我还是丢掉幻想,用拿手的小行草搞作品吧!我也感觉要让大作品每个都精采且气息好,太难了!于是转过头来老老实实搞了三幅作品,因为还有教学任务,完成时离截稿日期只剩四天了,心里写大的欲望却又强烈了起来,问问路吧!搞复杂形式也来不及了,就简单点,写个三条屏,就用赵之谦的行笔感觉,但赵的纵势显得不连贯,那就掺二王……两天,几十张存了好几年的六尺宣就被我迅速浪费,然后请健哥、雷弟等朋友们前来_掌眼_,参考大家意见,再继续浪费宣纸,再改,再写,再改,……又整整两天,昏天黑地,终于被我捣鼓出来几条_尚可_的,凑和吧!截稿日期已到,拼接,盖章,寄出。然后我又沉浸到赵之谦中去了……

不过分析起来,我的做法还真符合_以古变古_的创作原则(刘文华老师提出的)——用赵、于去变二王。当然,尊古定制,望今制奇,参考一些有现代感的结体和章法,也是可以的。

还有几个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是我认为书法更是一种修养,而不只是艺术,临古的目的,是把自己平庸的手眼心改变成为古人精妙的`手眼心,这个过程是一辈子的事,_人_不改变而妄求__之改变,岂可得乎?学书法就要先上道,上修养之道,上_志于道,游于艺_之道,我们只有在道上,才能一直进步。

二要处理好_写_与_做_的矛盾,大家都已经认识书法要_写_不要_做_,但一幅作品的精益求精还是要_做_的,就是反复起草,实验,气息怎样,章法如何,哪些平庸了……但推敲后的_蓝图_需要_写_出来,需要有无意於佳的感觉,因此_蓝图_也是灵活的。草书更是如此。

这几天我老是感慨,获奖并不代表水平真高,落选中其实高手更多,参加这么多年展览,我看得比较明白了。不是说评委评得不好,而是评选机制决定的,必然如此。胜固可喜,败亦应欣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审美理想,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不能总是跟风。_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_,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免俗,但总要对得起自己吧!

我将继续跋涉,享受这一路风景。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22篇

人们熟知苏东坡的一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实,东坡还说过:“有道而无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胸中之竹,毕竟不等于手中之竹。王国维所说的大家之作“其辞脱口而出”,白石老人作画的所谓“一挥”,都是学化于才、熟而能巧的结果。齐白石早年临摹金农的画作,惟妙惟肖;为了画好昆虫、鱼虾,他长时间地观察写生。老人的画,那几片叶茎,看似粗犷随意,却搭配得那么精巧,你要移动一点点都不行。这些,充分说明“大家之能得心应手,正先由于得手应心”。傅山说“宁真率、毋安排”,不是说不要谋篇布局、意在笔先,其意应是“极有布置而了无布置痕迹”,徐青藤的这句话透露了天机,正像韩退之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草色遥看近却无”。

即便是优点,过分地强调或表现得不是地方,也会变质变味。恽南田论画“习气者,即用力之过”,强调“宁恒见不足,毋使有余”,正是这个道理。相反,局部的瑕疵,有时并不妨碍作品整体的成功,恰如黄庭坚所言:“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中国书画注重功夫,熬出来的功夫。宜乎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学生抱怨老师:您老是要我夯实基础,别人的.墙已经砌得老高了!他不懂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岁月的力量不容忽视,《书谱》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哲理深刻。以为别人几十年走完的路,自己几年、几个月就能走完,是幼稚。艺术学习、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自有其规律,这些规律又是无情的。违背规律的催长、“打造”和走捷径,只会得到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从较长的时间看,书画家们对艺术的追求,好比接力赛,更像是“马拉松”。起跑时人头攒动密密麻麻,能跑完全程者却已不多,能打破纪录者更是寥寥。那些开始不久就在领跑的选手,往往难以“领”到最后,甚至难以跑到终点。有人说“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输得更彻底”,不无道理。

一种艺术风格、一种个人面目的成立,既要得到人们的认可,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陆游在《学书》一诗中说得好:“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要想真正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气度,不计较一时一事,而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自甘寂寞。

书法创作作品感言 第23篇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_“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